关键词:咖啡桌 卡耶·卡萨斯
曾以《该死的上帝》技惊四座的西班牙导演卡耶卡萨斯,新作《该死的咖啡桌》把搞乱人生的角色从上帝换成咖啡桌。一对新手爸妈在家具店里争执不休,一向唯妻是从的丈夫坚持要
曾以《该死的上帝》技惊四座的西班牙导演卡耶卡萨斯,新作《该死的咖啡桌》把搞乱人生的角色从上帝换成咖啡桌。一对新手爸妈在家具店里争执不休,一向唯妻是从的丈夫坚持要买下一张造型走钟、自己却情有独钟的咖啡桌,最终获得胜利的他喜孜孜地将咖啡桌搬回家,没想到这即将成为他人生中,最最最糟糕的一个决定。视频透过风格强烈的图像构图和声音设计,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等情绪极大化,既有对伴侣关系的深刻描绘,更有冲击性十足的连环意外和无解难题。没有鬼怪登场、没有中邪桥段,却残酷到骇人听闻,荒谬到令人发噱。
《咖啡桌》下载观后评论:
发现近几年的西语恐怖片越来越热衷于直达观众的情感交互式实验电影,而且还多少带点反社会倾向,和去年的当邪恶潜伏时相似,全片都在营造出一种压抑癫狂烦躁的观影情绪,人物处于极端困境时时间流逝缓慢得如同酷刑炼狱,结局非常残酷,观感极其不适,从这个角度来看导演的目的确实达到了。看到斯蒂芬金推荐这部片还真有点他的短篇的味道,可影片的概念和情节过于单薄,实在难以撑起一部长片,开头咖啡桌破碎婴儿断头的猎奇情节极具冲击力,但导演并未将影片重心放在反转和化险为夷,也没有对家庭主题进行一定阐述,而是运用大量特写、虚化和逼仄的空间对比完全专注于刻画人物在几近无解的难题面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贯穿全片几无起伏,比较枯燥,格局太小。不知道是谁给这部电影加的喜剧标签,看这部电影还能笑得出来简直是最地狱的笑话
西班牙惊悚电影不负盛名。荒诞又诡谲,恐怖又压抑。看电影的时候我很难代入自己,总觉得自己不过是旁观者,可这部影片却令人不自觉带入男主角,想到自己只是在旁观这个悲剧,心里便不由生出一丝庆幸。
电影着实惊艳,看后脊背发凉,电影在一种极度压抑的氛围中展开,导演卡耶·卡萨斯通过日常物品的象征性,将恐惧和无力感渗透到观众的心底。影片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呈现了普通家庭中的隐秘压力,让人不寒而栗。
影片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对琐碎生活的观察,更是对生活中潜藏的黑暗和人性的脆弱的一种深刻挖掘。它竟真的令观众在窒息般的氛围中感受到无尽的压抑与恐惧,而每一处细节都在暗示着一场无法逃脱的命运。观看过程中,压抑的气氛不断增强,直到最后让人感到一种无处可逃的恐怖。这部成人寓言构成的心理惊悚体验实在令人难以忘怀。
相当惊悚的电影,因为导演巧妙的将父亲杀子的痛苦和掩饰的折磨嫁接给了上帝视角的观众,于是每一个洞悉真相的观众都不得不忍受相同的焦灼与绝望情绪。在两对情侣其乐融融交谈的时候,沙发椅下的人头正在无声无息的折磨男主和每个观众。这是一个意外,一次错误、愚蠢的决定引发的灭顶之灾,你甚至无法定义男主角是个恶人,因为他只是最普通、平凡、熟悉的男性角色中的一个,甚至走在人群中都不会多看一眼。其实影片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导演从始至终没让任何人发现血腥味,除了最后碰瓷女孩的狗,其实完全多余,毕竟这么大的血腥味就算人鼻子也不至于闻不出来。女主角听说咖啡桌碎掉后笑声那段太可怕了,也许是导演刻意为之制造反差,可是着实有些像老巫婆。
一开始男主女主还有销售员为了买玻璃桌子唠唠叨叨,女主不要男主非要买最后男主还是买了。然后楼梯莫名其妙的跟邻居对话,然后13岁的邻居小女孩居然喜欢男主。安装的时候少了一个螺丝。然后女主在超市遇到熟人又是唠唠叨叨的对话。然后男主把小孩放玻璃桌上玻璃破碎了小孩头断了死了男主手也受伤了。然后卖桌子的上门来送少发的螺丝然后又是唠唠叨叨,卖桌子的还说桌子是中国制造。然后男主的哥哥和女友来吃饭又是不停的唠唠叨叨,最后邻居的13岁的小女孩来捣乱,诬陷男主说男主在电梯里亲了她,女孩的狗子把小孩的头叼了出来,然后男主女主跳楼。
高龄生下孩子的夫妻俩,男主人执意自己做回主买回玻璃咖啡桌,在妻子为丈夫兄弟到来购物时把孩子放在咖啡桌上结果意外玻璃碎裂孩子身首异处,最后频频向男主人示爱的邻居小女孩的狗叼出了椅子下面的婴儿头颅。故事是非常微小的生活图景,赛道可以说冷门,但是爆发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很有话剧、舞台剧感。称得上是单纯的一场意外,但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确实毁灭性。以一个咖啡桌贯穿始终(开头、中间、结尾),手法有趣。令人对玻璃家具产生阴影。以及标签这个喜剧是怎么来的?(通篇没有展示婴儿的尸体,单纯表现心理的恐怖)
在一个英文播客里听两位主持人聊恐怖片时提及这部电影,尽管IMDB上显示分级16 ,心理恐怖(或是压抑的婚姻关系)着实要比跳脸惊吓更令人感到窒息。最主要的不足确如许多评论提及的那样,短片程度的剧情被强行拉长为90分钟会让许多情节冗长而无意义,但片中建构惊悚的方式则明显有希区柯克电影的余韵。在反复的延迟之后电影以突然且无反转的结束收尾,对恐惧背后的家庭与社会分析不足,这使得电影在恐怖片类型里或许因技法精巧而有所凸显,但在更广泛的作品行列中则明显缺乏深刻性。
感觉期待太高了 婴儿死了到最后爆发的中间铺垫太长了 而且中间也不算很多巧合吧 各种镜头折磨丈夫但是也很难让我有感觉 死亡倒计时1.25倍速看差不多 / 无法理解软弱的丈夫是怎么成为被小女孩和男售货员喜欢的万人迷 真的会有十多岁的小女孩主动喜欢这种老男人吗 感觉只是在yy / 现在好像对这种家庭悲剧没什么感觉了 再看Manchester by the sea可能也就那样吧 / 除了中间女主大声嘲笑丈夫觉得有点搞笑之外 完全不理解喜剧的标签哪来的…
丈夫的人设是巨大的败笔,邻居喜欢他,邻居的13岁女儿喜欢他,卖桌子的销售员也喜欢他。特别是小女孩的设定,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不经过诱导主动喜欢上三四十岁中年男人的小女孩吗?既恋童又充满直男恶心的幻想。
结局不出所料,这种局面只有死人才能解决了。对婚姻的描写很有意思,说起来都是很爱对方,但相处起来每个动作都在表达恨。
中间表达丈夫焦灼、恐惧的心理的一些镜头还不错,听觉、视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好像都被放大了。每一个声音都好像是死亡的倒计时。
很荒诞的痛苦,却又无比真实。人生的一切崩溃似乎源于一张简单的咖啡桌,又或者咖啡桌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一次欲盖弥彰。本片运镜和剪辑水平相当优美,而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同时游走在一种用力过猛的边缘,使本片渲染出一种慑人的生活版本的恐怖谷(一切如常又处处不同地趋近崩溃)。完全无法预知剧情的走向,又仿佛有个明显的deadline在前面等候,最后观众导演和演员,一同走向那早有定数又意欲逃离的结局,就如很多人的生活一样。
6.5/10 剧情新颖,呈现方式别具一格,血腥镜头都没有直接展示,刺耳的崩溃尖叫是用了音乐原声带带过,只是隐忍部分太长高潮部分过短不是很过瘾。再有里面ZZZZ和RBZZ作对比是什么鬼!【剧透】丈夫决议要买下妻子极力反对的咖啡桌,搬回家后发现少了配件无法安装便搁置一旁,谁知妻子外出丈夫独自带娃时却发生了意外,因丈夫的摔倒和一旁搁置的咖啡桌宝宝被身首异处,最后夫妻俩都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一切。
4.5 喜欢。明明结局早就能预料到但最后五分钟还是看得我浑身发麻..前半段以紧密对白推进,后半段用丈夫的沉默铺底,在拉扯中放慢节奏。说着确实再压缩点时长会更好。螺丝、狗、油漆色这些细节其实我觉得设计得还挺妙。我以为内核会是令人恐惧的婚姻生活,但到后面才发现,“令人恐惧”其实才是常态,是正常的。这个故事好像只是一个意外的悲剧降临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另外,婴儿的头颅,这么容易被切断吗..
明明可以变成一个10分钟让人震撼到张大嘴巴的短片,非要拍一个半小时?理解导演想从各种细节拉长观众去感受电影人物的绝望压破感,太这也太特么慢了吧,最后还来个慢镜头,慢上加慢!那些个什么滴血的镜头啊,完全可以省略啊。PS,不忘默默黑一把中国制造的劣质产品,呵呵哒。说真的好看五星的人,是在装逼吗?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再加上喜剧的标签,更是匪夷所思。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