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捆着我绑着我 佩德罗·阿莫多瓦
从三岁起里奇就成了孤儿,他曾经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中呆过。当二十三岁从精神病里放出来,他只有三个愿望:找一个妻子,组成一个家庭,以及有一份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
从三岁起里奇就成了孤儿,他曾经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中呆过。当二十三岁从精神病里放出来,他只有三个愿望:找一个妻子,组成一个家庭,以及有一份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尽管尚不成熟,他知道对他来说,一份普通的生活是一种奢侈,必须经由努力去获得。里奇爱上了**片中的女明星玛丽安,于是绑架了她。他在绑架了玛丽安后马上告诉她,“我绑架你是为了让你有机会了解我,因为我敢肯定你会爱上我,正如我已爱上了你。”看...
《捆着我绑着我》下载观后评论: 在孤儿院出生又被送往精神病院,靠着给女院长和护士们泄欲来练习床技,离开时还能拿五万比塞塔当散货费。对着一夜情对象色情电影女演员一见钟情,绑架是为了让她能了解自己,施以自作主张的深情、付出并偶尔露出点的弱势感,便造就了有一个斯德哥尔摩患者。玛丽娜其实也有够可爱,好哄,有牙疼的毛病、嗑药的瘾君子、是穿迷你裙为了不露内裤所以就干脆不穿的easy girl,听着男主的自白“我会努力当好你的丈夫”就突然母性泛滥地爱上了他。故事的最后,玛丽娜的姐姐说着“我也不是恶人”、载着她寻回了男主并愿意接纳他。器大活好的男性与欲火缠身的女性,精神病患者与毒瘾少女,绑匪与色情片女星,从此幸福生活在了一起。绝对会被打上三观不正的童话结局,同时满足直男癌意淫与轻度受虐心理。
目前观感最差的一部阿莫多瓦,剧情推动过快,男女主的人物走向毫无悬念,结尾却是没有想到的俗气,个人觉得停在废墟上的寻找更有诗意。阿莫多瓦的女性刻画依旧精彩,但男性人物的塑造却很难让人喜欢起来,在斯德哥尔摩和俄狄浦斯情结之中更像是一个衬托女性的符号,导致男女主的对手戏过分套路,且缺乏节奏,食之无味。本以为在片场的戏会是一场精彩的套层,但阿莫多瓦也着色过少,更像是插科打诨的自嘲。1.从危险到热情,阿莫多瓦的颜色叙事。2.斯德哥尔摩恋人,饥渴与狂野。3.戏中戏,阿莫多瓦的自我指涉。
女主在逃跑的那天,男主受伤的那天,也是女主对男主态度突然改变的那天,我一直以为女主是假装爱上Ricky,然后再想办法逃走,谁知道...特别喜欢女主姐姐来救女主的时候,虽然女主内心是爱着Ricky的,她依旧选择离开,自由之后去找了Ricky和选择他在一起。超棒的剧情。但是这斯德哥尔摩式带点扭曲的浪漫爱情,我理解不来啊~主要还是靠安东尼奥的颜值,看到有人说,兼有男人的成熟和男孩的纯真魅力,还一心一意,心脏为你跳动,眼中只有你一个,相信应该没哪个女人不爱了...是啊!
当个娱乐片看看就够了,不可较真。剧情很扯,还有些沙雕。不过画面倒是值得称赞。色彩搭配得很棒,鲜艳明亮。斯德哥尔摩式的病态爱情。终究只是美化现实的艺术作品。男主这样的,现实生活中只会被当成神经病。女人还是需要被温柔对待,几乎没人喜欢受虐吧,(当然,性方面的特殊癖好sm啥的就另当别论了,这个属于增加情趣……这里指的是被绑架,被禁闭,被打之类……)在我看来,男方只要有一次暴力行为,就可将其列入危险名单了。有些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女人还是长点心眼,学会保护自己吧。
红和绿的艳丽色彩流露出的情欲;光与影的斑驳陆离制造出的神秘;绑架与逃脱;强迫与挣扎;伤害与疼爱;痛苦与留恋…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爱情最好的样子,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又不完全是,因为捆着她绑着她的初衷是因为最单纯的喜欢(当然也是病态的情感),是想把时间留住在两个人的空间里了解他,很自私也很疯狂,是精神病才能做出来的极致单纯和荒诞,但好像也是最纯粹最干净的虐恋,但如果真是bdsm,不知道他们走向平淡后,女主还会爱他嘛?
玛丽娜既幸运又不幸,她爱上了里奇但是里奇确实绑架和精神虐待了她,太斯德哥尔摩了…当玛丽娜拿上里奇送给她的巧克力,听到她说“我爱他”也不足为奇了,最后两个人在一起了真是荒谬的喜剧。耶稣和羊羔的画反复出现也很有意思:刚开始里奇觉得玛丽娜给了他救赎,可是玛丽娜最后又依赖于他;这种互相依偎一方热恋一方怜惜的状况好像也是情感的常态, 难道我们的爱恋跟情欲本就是病态的吗…
同样是禁室培欲系的电影,早期的阿莫多瓦将这种在一般人看来充满猎奇向、感官刺激的固有印象打破,在影片前段以一种近乎诡异的BGM暗示观众事件的走向,但知道二者相遇后爆发的冲突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反而影片风格急转直下,进入了爱情片的叙事,但同样保有未知的悬念,知道影片结尾才豁然开朗,不得不说,阿莫多瓦对奇情片的驾驭能力再就是各种御用主演的年轻出演,真香
#第四部阿莫多瓦# 这部电影侮辱女性,也是侮辱人,它肆无忌惮地挑衅了人类最基本的尊严和理性。正如罗森鲍姆所说,如果一部电影拍犹太人喜欢上虐待他的纳粹分子,一定会激起公愤,但这个电影没关系,只是因为女主是个可悲下贱的妓女。-me-up-tie-me-down-is-one-of-pedro-almodovar-s-ick-1798181160
拍的很美。但这爱上的也太突然了...看到伤就同情心泛滥了?他看到你焦虑也没见他不绑你啊...这监禁的时间也不够长啊斯德哥尔摩也没那么快产生吧...不要被自恋狂的逻辑给带跑好吗???他讲自己为何绑架你一点也不浪漫好吗???这种不是为了求生却把自己带入abuser的逻辑真太无厘头了...
炙热而浪漫的红色,色彩饱满的背景,爱的一种表现力,自幼父母的缺席在遍体凌伤时在女主的眼里牵扯出一种女性本能的感动与爱意吧,绑架者与被绑架者,看似不可能却又擦出了爱的火花,阿莫多瓦将一个有违于世俗正常伦理的故事搬上了银幕,结局的三个人在车上接受彼此哼着歌谣重逢的喜悦又充满希望~
前两天边看边吐槽来着,回忆起来竟满是温馨?连看几部才发现的板寸头一无所有暴戾却长情的青年男子、看似随便却内心深藏过去的熟龄女子、权高而家庭不幸致出轨的中年女士、有隐疾的成功男士、以及废墟、楼梯、复式豪宅、阳台和窗口、厨房这些阿莫多瓦的套路,噢还有美好酮体的肉搏,尽在不言中!
斯德哥尔摩就离奇啊。男主虽然很深情,但是在被绑架者看来真的很可怕,最后一次女主姐姐来佩佩家,男主想打女主的时候,家暴形象跃然纸上,再深情也没用啊!女主的演技很好,各种落泪很让人动容。(如果抛开世俗观念,勉强可以当做纯爱片来看,刚开始的配乐和男主的假发是真的惊悚)
7.9 “红”在这部里被赋予多重含义,无处不在,是欲望的颜色,是火,是原始的生命力,是属于阿莫多瓦个人的。阿莫多瓦的作者属性,让看起来立不住脚,近乎荒诞剧式的文本,变得让人心服口服。天雷勾动地火,唇齿间世界天翻地覆,八棱镜照射之下,情欲是如此,美好,动人。
详情